贵州省六盘水市六枝特区新华镇小学王文琴老师主持的《创意法教育下的小学语文早读课效益提升策略研究》课题经过一年的实施,取得了预期的效果。
一年之计在于春,一日之计在于晨。为了避免小学语文早读课流于形式,荒废学生宝贵的早读时光,王文琴老师采用创意法教育,让早读课的实施充满策略。
其策略主要如下:
1.让学生明确早读的目标。
与以前学生随意读书,不知道读什么相比,现在学生很明确每次早读课的内容和要求,早读先看黑板上的任务然后开始读书,自觉性越来越高,百分之九十学生都能做到不做其他事,专心朗读。
2.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。
在老师的不断指导和鼓励下,学生朗读水平明显提高,初步掌握了一定的朗读技巧,优化学生的语感,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。如,应该有抑扬顿挫、轻重缓急、停顿延长等变化,能够通过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情。
3.建立早读课的模式。
早读课模式初步构建,学生们普遍反映较好,喜欢参与,尤其是早读先看黑板上的任务然后朗读环节学生非常喜欢。
4.丰富朗读的形式。
采用不同的读书形式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和朗读质量,利用各种形式进行阅读比赛给了学生展示的空间,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,表现能力和自信心得以提升。各班还培养出了得力的小干部,在老师不在班的情况下,也能领着全班学生自觉开展读书活动。
5.让学生广泛涉猎。
学生在早读上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籍,背诵了许多的古诗词,增长了各种知识,如时事新闻、传统文化、课文背景资料、成语寓言故事等,拓展了视野,丰富了知识积累。
经过近一年的研究,本课题取得的实效:原来在全班的大声齐读中,学生容易“跟着感觉走”,注意力不集中,怀着“滥竽充数”的心理,使朗读流于形式。经过老师深入课堂从中发现问题,解决问题,探索和改进当前早读课堂教学现状,达到最佳研究实效。现在有百分之九十学生非常喜欢早读,每天有兴趣地参与,参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。
课题组把课题研究中收获的经验在全校推广,老师们纷纷效仿,结合各班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,使各班的早读水平和质量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。本校教师以各教研组为单位,开展教研研讨活动,各组制定计划,使各班的早读纪律有了明显改观,合理有效利用了早读的宝贵时间。一进校园就能听到书声琅琅,贴合本校“书香进校园”的文化主题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