班主任工作实践创意法教育的成功案例
A.成功案例:美化教室(童心创意法)
刚进入高中的学习生活,学生心情都很兴奋,教室的卫生也显得脏乱,虽然多次强调了,但是效果不令人满意,废纸、空瓶仍有学生随手乱弃。于是我决定从美化教室入手,利用教室空间建设班级文化。
让空白的墙会说话,需要下一番的精力。
首先,针对教室内垃圾乱扔,规定了垃圾放置区,并设了垃圾筐。为了让效果增强,决定一改过去中学教室一般贴上“严禁乱扔垃圾”的标语,来个童心创意。
让班委挑几个有绘画特长的学生,亲自授意一番,于是教室垃圾放置区上的墙上出现“垃圾请扔在此”并色彩鲜艳的可爱卡通图。教室的卫生状况改善有了立竿见影的效果。
分析个中原因,一方面,学生的卫生意识,在参加布置及绘图的学生身上,以及看着同学为班级忙碌的其他学生身上,在渐变中得到了强化。另一方面,生动可爱的充满童真的卡通图也在吸引着青年学生的目光,童心回归,卫生意识得到二次强化。
接下来,“班务公开”“励志口号”“光荣榜”等全由学生做主动手,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得到守律励志怡情的熏陶以及成功的喜悦。(周武权)
B.成功案例:班级分工(反向创意法、相加创意法)
班集体是一个特殊的团体,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,让每个人都意识到要为这个班争光,这个集体才有生命力。
俗话说“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兵”,但看到报载小学生“送礼拉关系”竞选班干部,,一些参加竞选的学生使出 浑身解数,甚至不惜出钱出力拉票的现象在高中是不可思议的。
升入高中,学生们的学习任务陡然间繁重起来,加之短短三年还有升大学的压力,“时间紧、任务重”成了家长与学生心中的结。所以在高中期间,很多家长都让孩子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,其他诸如课外活动、当班干部等在家长眼中均属于“旁门左道”而不受欢迎。
我国从小学起就有“班干部制度”,且分工明确,职责全面。从网上资料了解到,①日本是通过“石头剪子布”来选班干部,靠运气不靠能力;②英国淡化竞争,提倡毛遂自荐。同学们信任的,并且要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社会活动能力,乐于为班级和同学服务,肯吃亏、有沟通和协调、领悟、创新能力 通过 老师推荐、学生民主选举的方式,对班干部的职务进行适时调整。
决定借鉴日本班干部构成(班长、摆放桌椅管理员、分饭管理员、扫除管理员、黑板报管理员、电源开关管理员、鞋柜鞋箱清扫员、失物管理员、保健员),根据本校本班的情况设置的很多的职位。窗帘管理员,花木管理员,桌椅摆放管理员,开水管理小组,电源开关管理员,教室保洁员,校园清洁区保洁员,再加上各科学习科代表,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,班中大小事务责任到人,从公物维护、室内、外卫生分工、从擦黑板到倒垃圾都有明确的分工。让学生毛遂自荐,切实做到“人人有事做、事事有人管”,“人人为我,我为人人”, 做到人人有事做, 迅速营造集体氛围,增强主人翁意识,让班集体成为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。(陈颖)
